学院举办地震台阵观测与壳幔结构探测前沿学术研讨会

  

202541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委员会联合主办,Bwin·必赢和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地震台阵观测与壳幔结构探测前沿学术研讨会”在我院屏风校区04404会议室顺利隆重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钮凤林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杨英杰教授和云南大学裴顺平教授,中山大学沈旭章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罗银河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娟研究员和徐涛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张永谦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赵杨教授和陈海潮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叶玲玲副教授等11位专家学者莅临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由学院党委书记陈小波主持,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希军教授、副院长王洪华副教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智教授、勘查技术与工程教研室教师代表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

学院常务副院长刘希军教授代表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六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和近年来建设成果,期望各位专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发展。钮凤林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对承办单位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并期待与我院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学术研讨会上,钮凤林教授作了题为密集台阵的高频体波观测与地幔精细结构成像的报告,详细介绍了不同地震波和地震台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提出了多个全球和我国地球科学领域未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并希望参会的各位专业能够加强合作、共享地球物理数据,联合起来解决更大的科学问题。沈旭章教授作了密集台阵资料揭示的祁连山地壳岩石圈变形机制的报告,通过密集台阵资料揭示祁连山的地壳结构,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的变形机制。杨英杰教授作了题为基于背景噪声面波的岩石圈各向异性研究进展的报告,详细介绍背景噪声面波揭示岩石圈各向异性的技术原理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徐涛研究员作了题为金属矿短周期台阵观测研究进展的报告,介绍了金属矿床短周期台阵观测的研究进展,对华南、华北和阿尔金等地区的金属矿床深部结构开展了详细研究和分析。陈海潮教授作了题为密集地震台阵观测及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以郯庐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和四川盆地威远地区为例,详细介绍了密集台阵在观测地震方面的应用。会议,各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院科研交流与合作,对进一步推动学院学科与科研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现场

合影留念

(一审:张朋朋;二审:沙鑫;三审:王洪华)